|
全部资讯 |
网站公告栏 |
|
焦点资讯 |
学习技巧 |
|
辅导课程 |
|
学习资料 |
|
课件资源 |
|
心理教育 |
|
|
|
|
|
博雅教育 |
2014-10-13 |
作者:邓瑾
去年秋天,我收到一位美国同学的邮件,说他儿子这学期要学习一些世界地理和文化知识,过段时间会讲到中国、日本、越南、柬埔寨一些亚洲国家,希望我的女儿能给他儿子班上写封信,介绍一下中国和北京。
同学的儿子今年只有5岁。
我当时很感慨。在北京上一年级的女儿,没有这样的课。在可预见的整个小学阶段,也都不会有。
我女儿曾在美国波士顿一家普通公立小学上了一年学前班,他们的课程除了英语、数学以外,还有历史、科学和社会常识。我认识的一位哈佛教授,儿子在一家私立学校上五年级,除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和每周的唱诗班演出外,还要学习拉丁文和法语,阅读古代经典。
美国的一些精英大学会把博雅教育贯穿整个本科4年,哈佛的本科就是博雅教育。那么什么是博雅教育呢?博雅教育通常又被译作通识教育,源自古希腊,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,让人们摆脱庸俗、唤醒卓异,其终极理想就是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。
其实,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中国公立教育体系里出来的残品,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走我们的老路。我常常在想,如果从头再来一次,我会怎么学?学什么?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、一生受益的东西?真的就是博雅教育,和经由此建构的独立思想。
学者傅国涌有一个观点,即小学比大学更重要。在他看来,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,而所有人几乎都要上小学。因此,小学课本,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,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底线。所有中国人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学教育,这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。
无论中国神话,希腊神话或是圣经故事,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故事。他们并不知道,在他们未来阅读、欣赏美术作品,甚至探讨中西文化起源和异同时,这些故事其实已经在童年时播下了种子。
真的,只要有适合孩子们的版本和媒介,所有的人文、科学和公民教育都可以通过故事或多媒体的呈现方式,润物细无声。
我女儿很爱听故事,小时候主要听我读,现在会在手机上听别人讲。我发现,孩子们听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大于自主阅读能力。比如我女儿,能毫无障碍地听懂长达12章的文学作品《夏洛的网》,可要自己看,还不行。
其实,这是有科学根据的。美国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说过,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大约12岁时才会达到相同的程度,在这之前,听力比阅读能力强。听故事时,孩子会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,最后,这些词会传输到他们的大脑,并记忆下来,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。
美国还有研究显示,穷人和富人的孩子在入学时,阅读和理解能力就已经有较大差别。究其原因,相比富人而言,贫困父母为孩子读的书要少得多,因此孩子接触到的词汇就少得多,这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。
等我们的孩子长大的时候,中国从经济总量来说很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。他们注定要生活在一个更加国际、更加多元的时代。中国能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,也要看他们这一代。童年时代就开始的博雅教育,就是在育人,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,培养创新力和责任感,培养一个现代公民。
我们始终认为,放弃和逃离中国教育不是办法,因为,如果没有对自己文化的了解,没有起码的人文底色,没有属于自己的见解,你走得越远,就越孤独,越贫乏,越因为不知道“我是谁”而苦闷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