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书生强调: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。对此,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:“行为养成习惯,习惯形成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”其实,魏书生的教育人生也是这个论断的写照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,对于我们教育的每一个学生,亦是如此,概莫能外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习惯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,因为习惯也支持着行为。魏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抓住了这个容易被忽视的本质的东西,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良好习惯的主人,许多在我们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魏书生手里很自然的变成了现实。
按照魏书生的教育思想,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过程中,要树立三个教育理念:
(1)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积淀过程,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把该做的事转化成学生想做的,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好习惯。
(2)好习惯的形成本质上不是习惯的矫正,而是基本每个学生的习惯亮点在集体(社会生活)中的交融和凝聚。
(3)好习惯是自律和他律的产物,是制度舆论逐步形成的一种风气,传统和文化。
把握三个主要环节:
(1)抓起始,要有良好的开端。每届新生的起始教育用两周时间就学生的走路、听课、作业、就餐、集合、做操等展开专题的习惯拓展训练,然后进行一个月的巩固训练,确保一次成形。
(2)抓过程,坚持不懈。习惯即是一种坚持,也是一种精神。
(3)抓善终,落实每一个细节。习惯是在每一个循环中得以强化的,所有的习惯都不能因为放假或其他特殊活动而改变。
讲究三种基本方法:
(1)设定标准,严而有格;
(2)定期检查,反馈推进;
(3)强化巩固,使习惯成为一种技能。
民主和科学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。民主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,通过“树立服务、意识、建立互助关系,发展人的个性,决策大家商量。”等四个方面培养教职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,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。科学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,用正确的方法去实现教育的目标。魏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些探索者,先行者,他开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代先河,这里简略介绍他的做法。
课堂教育十条要求:
(1)每堂课都要备课,一定要有备课簿。
(2)每堂课要有“创业”、“待业”、“失业”三类不同的教育目标,供学生选择。最优秀的学生会了可以不听课,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难题目,后进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。可以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目来做,老师一定要帮助“失业”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,提高学生的“就业率”。
(3)教师讲授的时间别超过20分钟,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内容,老师不要讲,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、去想、去查资料、去讨论、去练习。
(4)如果是讲新课,学生发言别少于10次。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、讲重点;当然也可以提问,谈看法。
(5)学生动笔练习,包括学生上讲台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。
(6)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,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,增长教育智慧。
(7)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,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。
(8)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,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、循序渐进的作业。
(9)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,不离开学生,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,学生在室内,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,聊聊天,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、效率更高。
(10)备课簿上写一句话,这节课成功在何处。教师固然要反思,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,找到自己的优点,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,坚守坚守再坚守,发展发展再发展。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地减少。
要求学生每天做“七个一分钟”
做一分钟家务。
写一分钟日记。
唱一分钟军歌。
走一分钟军姿。
练一分钟注意力。
读一分钟名著。
练一分钟演讲。
七个一分钟,从小事着手,滴水藏海,集沙成塔,日久见效,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,这也映射出了素质教育的魅力所在。
培养学生“八个学习习惯”
1.订计划的习惯。
2.预习的习惯。
3.适应老师的习惯。
4.自己留作业的习惯。
5.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。
6.整理错题集的习惯。
7.筛选资料,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。
8.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。
八个习惯坚持的越久,学习的效率就越高,学习的乐趣就越浓厚。
管理班级的策略:
把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学生,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承包一块“责任田”,规定班上每个学生。必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,通过让学生充分行使“主人”的权力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,形成班级“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”的良好氛围。
建立班干部轮流制,设值日班长,学生按姓氏笔画编排,每人值日一天,凡是普通同学能做的事,常务班委不做,常务班委能做的事,班长不做,班长能做的事,班主任不做。很多时候,学生管理班级,常常比班主任亲自管理效果更好。因为在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为班级、为集体负责的欲望。
魏书生高超的班级管理艺术还表现在他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。学生总免不了犯错误,魏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,不是训斥责骂,也不是写检查书,而是进行三种“处罚”:唱一支歌,做一件好事,写“心理说明书”。他的学生认为,写心理说明书,越写越恨自己,而写检查书,越写越恨教师。其奥妙就在于“说明书”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,发现自己出错的原因,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动力,增强自律的内在约束力。
三、领悟魏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
魏书生认为,幸福人生的共同特点是谁的服务意识、责任意识强,谁的人生就充实,就快乐,就幸福,他把“学习、工作、尽责、助人是享受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。他告诫我们,人生最累的事,是总想做自己说了不算的事,净在别人的地里忙活,不就荒芜了自己本职工作的心田吗?人生必须把大方向看得清,才能活得自在。如果我们老抱怨、老生气,就会训练自己管生气的神经的功能,提高这个神经的能力和效率,老受它支配,亏不亏?魏书生把教师从办公室请到操场,天天锻炼,不愿意也得干,他对老师说:“人生的好日子还有好长,没有好身体,怎么划算?好身板靠平时锻炼,我请求大家用公家的时间锻炼私人的身体。”魏书生说,历史的长河把我们安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水这样的清,天这样的蓝,花这样的艳,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?大家都守着一颗平常心,就都会感到幸福,平凡的日子就会过得“快快乐乐,开开心心,有滋有味,有声有色,如诗如画,如舞如歌”。
20多年来,魏书生坚持从“松静匀乐”四个字入手训练自己的注意力,也引导学生、老师从“松静匀乐”入手训练注意力。
松就是浑身放松,静就是心灵宁静,匀就是呼吸匀畅,乐就是情绪快乐。
每个人都曾有过浑身放松、心灵宁静、呼吸匀畅、情绪快乐的感觉。训练的方法,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已有的松静匀乐的感觉上,找到这种感觉之后,坚持住,坚守坚守再坚守,决不放弃;拓展拓展再拓展,决不停止;不动摇、不懈怠、不折腾,时间长了,形成习惯。松静匀乐是一种能力,能力要反复训练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。
每天走进校园,松静匀乐;师生问好,松静匀乐;看书备课,松静匀乐;写备课簿,松静匀乐;组织教学,松静匀乐;开口讲课,松静匀乐;作业练习,松静匀乐;回身板书,松静匀乐;一天工作,松静匀乐;下班回家,松静匀乐;面对压力,松静匀乐地承担;面对纠纷,松静匀乐地处理;面对磨难,松静匀乐地承受;面对打击,松静匀乐地应对。把世间的兴衰荣辱、恩怨得失、上下进退、起伏顺逆都变成训练自己松静匀乐的感觉的资源,变成增强注意力的阶梯。这样就能一滴一滴地降低生存成本,一点一点地提高质量。
注意力总在松静匀乐上,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,时时静下心来教书,处处潜下心来育人。
注意力在松静匀乐上,师生就能守住平常心——公平正常之心。
以公平正常之心对待每一个工作岗位、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、每一天平常的日子,现在好好学习,将来即使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、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那样杰出的科学家,也还是像他们那样用谦虚认真的态度、朴朴实实的作风,在一天天平平常常的日子中,一点一滴地去研究更深入更细小的事情的规律。守住平常心,我们就每天都能享受到学习、工作、尽责、助人的快乐。守住平常心,我们就能发现:任何一份平平常常的工作,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。钻研进去,都有广阔的天地,都有无穷无尽的学问,也有无穷无尽的乐趣。守住平常心,松静匀乐地工作学习,尽责助人,我们的精神便能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都生活在净土、天堂之中。
魏书生说,人的一生“知易,行难,恒愈难,乐更难”,许多事情非不知也,是不行也;非不行也,是不恒也;非不恒也,是不乐也。魏书生的话犹如醍醐灌顶。
魏书生是一个智者,更是一个行者。他虽然没有受过系统。正规的教育专业训练,但其成就堪与大师同辉。奥秘在哪里?最根本的一条就是“热爱”。由于热爱,产生追求,由于追求,产生动力;由于动力,创造成就,他以学习为快乐,他以从事教育劳动为幸福,他以研究探索为享受,他的人生止于至善。
教育需要爱,教育需要无数教师充满智慧的爱。一个人当他做着自己感到快乐的事,他就会以满腔热情投入其中,他的潜能就能激发出来,他的人生价值也就会充分体现出来。
|